“敬老爱老尊老护老”安徽财经大学学子开展蚌埠市养老机构基础设施调研

        社会实践团队在确定活动的主题后,本队队员在科普曼艺术中心进行了实践活动的第一次线下会议,并在会议中依照具体情况合理为大家分配任务,明确了这次活动的主要形式——走访两所养老机构,并以问卷形式向身边之人征集对养老问题的相关看法和意见。
        我在此次实践中我与其他两名同学一起分发调查问卷,并记录活动的过程。发放问卷的范围比较广泛,上至苍颜白发,下至垂髫稚童,虽然数量有限,但也能管窥社会公众在养老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
        老人普遍是孤独的。在与老人聊天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大多数老人其实并不是孤儿寡女,或由于自己不想连累儿女以至于成为他们的负担,或由于儿女对自己恶语相向甚至打骂自己以至心寒,最终无奈地来到敬老院,或由于儿女虽孝顺但只是给予物质上的保障,老人自己内心很孤单,选择敬老院与其他老人生活在一起反而更加热闹,至少可以有人说说话。很少有老人是真正喜欢敬老院的生活而选择在那里度过晚年,只是退而求其次。可即便是这样,每当和老人谈论到自己的子女、孙子孙女时他们依旧是满脸的幸福与激动。
        敬老院生活不免单调。敬老院虽然有一些供老人简单娱乐的设施,却远不能使老人的生活达到舒适、安心的状态,整体环境有些压抑,生活的圈子有些小,常常局限在房间里或是周边的公园。不过这也是由于我曾经所去到的养老院较为普通、收费标准也不是很高,养老院资金不足,运营成本又高,自然难以改建,更别说改善老人生活了。
        我国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据调查,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到 1.3 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到 21 世纪中叶,我国老龄人口的数量将增加到 4 亿左右。全国各大城市的养老院数目较多。由此带来的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健康等一系列问题,将给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我们必须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解决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制定保障老龄人口生活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建立和发展相关的服务产业和保障体系,并多渠道发展老龄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技能和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白发浪潮的冲击。
政府积极面对发展与改革双重任务。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面临人口增速逐年减缓,人口总值向峰值趋近的现状,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将由老龄化社会转变为老龄社会。面对“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各类新型养老模式不断涌现。为破解养老困境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新一代在一天天长大,曾今付出良多在一天天变老。看到他们也似乎看到了几十年后的我们,心中难免感慨一番。自古以来,尊老敬老爱老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身上流淌着炎黄的血脉,烙印着儒家的思想精髓,承载着厚重的以人为本精神“尊老”“敬老”“爱老”是人性中的美好、彰显了孝道,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不仅如此,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有义务和责任去尽一份绵薄之力关心时事热点、解决社会问题,在体验青春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期许着未来能成为这个美好国家的栋梁。
时间:2022-09-05 作者:陈觉菲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山东大学溯源调研团心得感悟——山东东营篇
  • 溯源调研团在山西晋中调研心得
  • 为研究绿色发展理念在传统煤电企业落实情况,体悟红色精神对经济带动作用。参观山西瑞光热电公司,并访谈发电机组技术主任曹阳。
  • 社会实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