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个世界上总有人默默无闻的做着意义非凡的事情,然而后人永远难以忘怀那段由一个个革命前辈谱写而成的铁血岁月。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青年学子更应当不忘历史,铭记英雄,这个暑假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探寻红色记忆社会实践团队利用专业所长,挖掘英雄背后的故事,追忆无悔的革命岁月,讴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采访第一站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张新惠的带领下来到了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探寻革命前辈后代的赤诚之心。
父亲的爱国情在张爱兰心里种下了一颗红色种子
“我就偷偷地在人群中钻钻钻,看看哪个像当兵的。”这是张爱兰女士回忆父亲对自己说的话:“父亲从小就希望着当兵,当时家里就他一个男孩,家人不舍得他上战场。但是当部队去地方招募士兵,父亲还是瞒着家人偷偷报了名,报名后他回家对家人说:‘没有国,就没有家,别人家都去了,咱得去,我走了,以后家里你们自力更生。’”父亲的爱国情怀从小就影响着张爱兰女士,她深知有国才有家,个人利益永远排在集体利益之后,这也对她后来创办老战士之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从最初为父亲寻找失散的战友,到最后为老兵们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张爱兰用行动传承着父亲的训导。
母亲的善良坚韧为张爱兰建立老战士之家埋下了伏笔
饥荒时代,街上不乏讨饭流浪的人,他们或找寻残羹剩饭,或被施舍几个窝窝头,而张爱兰的母亲却在丈夫应征入伍,独自拉扯几个孩子的情况下给这些人送去了不可多得的温暖和尊重,“大哥,你坐这儿吧,你坐着吃。”张女士回忆说母亲总是手挽起两条短腿的小板凳,一手拿起馒头筷子和萝卜丝递给门口讨饭。“妈,你干啥,你还没吃饭嘞!”,家中的小弟心疼母亲还没吃,就把饭给了来要饭的人。母亲呵斥孩子说:“你可不能这样说,妈今儿不吃饭,明天还有饭吃,他(她)今个不吃,明天还不知道饭在哪。”妈妈语气深沉。“人人都有困难,咱们帮不了更多,就帮眼下有困难的人,也是做件好事。”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张爱兰女士,促使她在12年间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抗美援朝老兵们的心愿,先后陪同老战士们重走长征路、重返朝鲜扫墓、前往北京瞻仰毛主席向主席报到、为老兵们寻找失散多年的战友,一件件一桩桩,张女士如数家珍,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师生。
不忘建家初心,十二年坚守如一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张爱兰女士为维持老战士之家已投入百万元,最初困难时一人打几份工,回忆过往,她几度哽咽。但是,张女士表示全国各地老战士和战士家属的信任和鼓励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动力。谈话中张爱兰讲述了一件她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一位外地来的70多岁的烈士后代,还没进门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哭着说:“亲爱的爸爸呀!60多年了!没有人让我喊爸爸,我从小到大,当别人喊爸爸的时候,我内心是多么的委屈。现在,爸爸,你听到了吗,这是你的家啊!”张女士看的揪心连忙扶他起来,他不起,说:“大妹子啊,让我多跪一会吧,我在这里看到了我父亲的身影。”
张女士说,她最初就是想给那些为国家做过贡献的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建个家,真的没想到,这个家对老战士和烈士家属有那么重大的意义。12年坚持做下来真的有许多时刻感到艰难,但是每次她去看这些老人,内心都有一种感慨和触动,她觉得她应该为这些老战士做点什么,让这些老战士和烈士后代们知道,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让他们得到社会的尊敬。
采访临近结束的时候,张女士说自己已经60岁了,会在有能力的时候一直把这个“家”好好照顾下去。“心里无私,天地宽!我做了12年,悟出了这句话的道理。心里没有私心,我做什么事就有一股力量。现在回过头想想,这些老人的愿望,一件件,一桩桩,能实现的我都给实现了,他们想到长城,想到北京天安门,想到异国他乡朝鲜去看看牺牲在那的战友,我去申请,都帮他们实现了。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撰稿:王文峰 李锦慧 黄安泥 拍摄:张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