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信仰之基,传承红色精神
岁月长河流转,丹心照汗青。为了深刻感悟历史,汲取名族力量,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专业学生前往江苏省徐州市,于7月25—30进行以“‘乡’约徐州,践悟‘红’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旨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乡约徐州,历史重现
徐州是《尚书·禹贡》所称的华夏九州之一,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被誉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繁,多次重大战役围绕徐州展开。 如刘邦与项羽的彭城之战、曹操俘获关羽和刘备妻子的下邳之战、李世民讨伐徐元朗的徐州攻击战等。
革命先辈们在淮海战役中也是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6天。淮海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深度体验,深悟红魂
团队成员一进入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内,便被那庄重肃穆的气氛所包围。馆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图片,生动地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团队成员说道:“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呼吸声。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讲述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每一个场景都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与伟大!”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300多万吨弹药物资、2,85亿公斤粮食……他们不分男女老少,节衣缩食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人民群众提出“决心忍受一切艰苦,克服一切困难,倾家荡产支援前线,争取战役全胜”。这使团队成员充分感受到了人民群众为了战争的胜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据工作人员介绍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伤亡最大的一场战争,纪念馆中公布牺牲的我军战士名单一共是31006名,毙伤国军17万余人,团队成员感慨数字背后的淮海战役让人悲痛不已。
从纪念馆出来之后,在纪念塔的西门附近,陈列着一些过往的坦克、飞机和大炮未设围栏,团队成员看到人来人往合影留念,更感受到和平的美好。它们从战火纷飞的时代缓缓而来,在和平的年代用一身斑驳讲述着战争的代价。“昨夜的暴风雨用金色的和平为今晨加冕”和平不易,我们惟有感恩与珍惜。
践行使命,奋斗未来
参观结束之后,团队成员说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常回顾历史,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也要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发扬光大。”
历史昭示未来,沧桑成就正道。发展新中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作为新青年,我们要传承好革命精神,坚定红色信仰,延续红色血脉,凝聚红色力量,伴随向着梦想笃定前行的铿锵足音,继续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这是我们的光荣又伟大的使命,而它,将一直在路上!
通讯员:刘舒 周歆妍
作者:刘舒 周歆妍 来源:爱开大学生
发布时间:2024-09-0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