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和翔安区人民政府结合六五环境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组织开展“回馈自然·和谐共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生态补偿活动。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红旗红树,青马笃行”实践队前往厦门市翔安区下谭尾红树林湿地公园协助开展,带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图 实践队队员作为主持人协助活动开展
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蔡丽云老师的介绍下,实践队队员了解到: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一种高效且有益于恢复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增效的重要措施。通过向水域中引入适宜的生物种群,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还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稳定性。而鱼类、贝类、虾蟹类等水生生物,通过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间接实现了减排效应,创造了“蓝碳”。

图 蔡丽云老师进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及生态补偿的科普与宣传

图 专家及领导点亮活动主题“回馈自然·和谐共生”
据悉,该活动不仅设置了趣味问答、纪念墙打卡签名等环节,还邀请社会公众实际参与海洋生物的放流,亲身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图 社会公众参与趣味问答及增殖放流
在实践队队员的协助下,66万余尾黄鳍鲷、8.5万余只拟穴青蟹,共计75万只海洋生物,以科学规范的方式被陆续放流。

图 实践队队员参与增殖放流
未来,“红旗红树,青马笃行”实践队将继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把握美丽中国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创新环境保护方法,通过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在实现生态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