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馨星队三下乡丨热情洋溢,步入正轨

    在馨星队下乡的第一天,由于我们的动员力度不足,以及与当地老师的沟通不足,导致喀什深塔中学的学生们参与度不够,课堂活跃性不足,也直接影响了授课老师们的情绪。这个现象,在经过昨天下午与晚上当地班主任老师的动员以及我们队员的努力下,在今天上午有所好转了。
    上午,文教板块由晶晶老师为高一1班、高一2班的同学们带来《非·凡,遗·产》一课,尽管参与课堂的学生人数还没有达到我心目中的预期,但在出勤课堂的同学们之中,大家都表现出超乎我们想象的积极与活跃。首先,课堂一开始,在晶晶老师提问非遗有哪些种类时,同学们能够热情地分享自己的见闻,侃侃而谈。随后,在几次课堂提问与师生互动中,深塔中学的同学们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产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在晶晶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主动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能够快速吸收、理解本课讲授的主要内容与知识。课堂中选取了多样的视频素材,同学们充分地沉浸在其中,理解、感受二十四节气、新疆木卡姆艺术与广东粤曲等非遗的魅力,从而切实地思考为什么要传承非遗这一深刻的问题。这节课可谓十分地成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同学们的回答热情高涨,晶晶老师不想辜负同学们的热情,为了充分地回应每一位同学的回答,在课堂时间的控制上有一些偏差,但总的来说仍然瑕不掩瑜。希望深塔中学的同学们能够在本课后真正对非遗的意义产生认同,并继续保持昂扬的学习热情投入剩下几天的课堂活动当中。
时间:2022-08-27 作者:游惠茵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