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实践活动之向阳而生

 
为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进行了实践活动。
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管理处座落于河南省永城市陈官庄,始建于1963年,占地约200亩。1974年纪念馆进行了第一次改扩建,投资800万元,先后建了24.6米高的烈士纪念碑、720平方米的淮海战役纪念馆、500平方米的烈士事迹陈列馆和1万平方米的烈士墓地。从2007年到2012年,纪念馆进行了第二次改扩建,投资8000万元,陆续建设了烈士公墓。在这里有许多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真实且动人的。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是由齐康院士设计的纪念馆,2021年10月,入选首批河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拟认定名单。
进入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在漫卷的红旗和玻璃钢浮雕组合而成的背景墙的映衬下,多少绝续兴替,多少烽火硝烟,瞬间呼啸而至。只见浮雕左侧镌刻的是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右侧画面表现的是人民群众奋勇支前的壮观情景。背景墙前竖立着一座铸铜雕像,讲解人员介绍道:“铸铜雕像的主题是‘胜利’,一名战士手举钢枪振臂高呼,一位民工手推粮车奋勇向前,诠释了毛主席关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论断,揭示了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
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馆名由迟浩田将军题写。2011年11月6日开馆。建筑面积9160平方米,是钢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由建筑大师齐康院士设计。馆内有一个布置1440平方米大型油画和900平方米的地面塑型的景画馆;二三层展厅内陈列了830余幅历史照片和图片、140余件文物、20组场景、50幅油画国画、80个雕像蜡像陶塑等,并配备多台电视机、投影仪、触摸屏等声光电设施。馆内设计较为完善且有艺术感。
6.26日通讯员走近夏日的淮海战役纪念馆,夏日炎热,滚烫的碑文像激烈的弥漫着硝烟的战场。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烈士陵园,座落在当年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中心战场--永城东北二十公里的陈官庄。陵园占地200余亩,园内水泥道路经三纬四,两旁冬青成行,松柏苍翠,象征着烈士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整个陵园占地面积二百多亩,园内柏油路径三纬四,总长达两公里以上,苍松翠柏左右成行四季长青,庄严肃穆,象征着烈士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体现了英雄们的伟大业绩。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享誉苏鲁豫皖周边地区的主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场所,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陈官庄乡位于永城市最东部,因为其在淮海战役中的特殊地位,1984年,永城市在调整行政区划时设陈官庄乡。与其他乡镇相比,这里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发展长期受制。但“淮海战役决战场”这笔红色资源,却是历史给予陈官庄乡特有的馈赠。红色是这个偏远小镇特有的底色。“以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景区为依托,打造红色旅游小镇”,在不断地摸索中,陈官庄乡党委、乡政府思路日渐清晰。据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景区工作人员介绍,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左右,今年清明节一天的参观人数就达10万人次。在景区大门外,311国道穿镇而过,将陈官庄乡一分为二,一边是景区,一边是镇区。景区发展蒸蒸日上,镇区建设自然也要相得益彰。
历史进步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必将胜利。如今,院子里在原来大树的地方,重新种下的一棵槐树,枝繁叶茂。在这片用鲜血和汗水浇灌的大地上,陈官庄乡人民辛勤劳作,默默耕耘,红色土地上每天都升腾着生生不息的希望。树碑昭英烈,存史启后人。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温淮海战役的光辉历史,必将激励人们弘扬革命传统,在红色血脉的不断传承中接续前行。新青年作为传承者要传承红色精神,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和爱国之心,不忘初心,勿忘国耻,牢记历史。
时间:2022-08-16 作者:洪香玉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河海大学新能源产业暑期调研团走访“顺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