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融合非遗:传承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与发展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且深入。AI不仅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手段,还为其传承与创新开辟了广阔空间。此外在数字化时代的大潮中,非遗文化传承渠道的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数字技术在信息收集、‌存储、‌挖掘或整合分析等方面具有优势,‌有助于提升对信息资源的综合整理能力,‌优化非遗文化传承渠道。‌本文将进一步探讨AI以及数字技术在非遗传承发展上的具体应用及其可行性。

1.虚拟重现与沉浸式体验

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AI能够重现非遗项目的传统场景和制作过程,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体验。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亲手尝试制作非遗手工艺品、参与非遗节庆活动,从而更直观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这种体验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在每时每刻都能参与到各种非遗项目中,打破了时空限制,从而极大地提升了非遗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例如,‌《‌广彩的秘密》‌是一款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广彩瓷烧制技艺科普类VR游戏,‌通过构建模型以及搭建虑拟实景空间,‌体验者可以在虚拟场景中更高效地学习广彩瓷烧制技艺知识,‌从而达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图为咸丰大号广彩花鸟蝴蝶绘画盘)

2.智能培训与数字储存

AI技术还能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智能教育和培训平台。通过在线课程、模拟演练等方式,AI可以辅助传承人提升技艺水平,同时吸引年轻一代参与非遗学习。这些平台不仅降低了学习门槛,还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非遗传承更加普及和高效。此外,通过利用数字化采集、‌存储技术,‌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建档、‌数据库、‌标准分类等形式的数字化抢救和保护,‌确保了非遗文化的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例如以“敦煌飞天”为蓝本打造的虚拟数字人“天妤”,‌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文化盛宴,‌实现了对敦煌文化的传承和推广。‌这种应用不仅跨越了时空限制,‌让更多人能够亲身体验和了解非遗文化,‌而且通过虚拟数字人的形式,‌非遗文化得以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和参与感。
          
                            (图为第一个虚拟数字人“天妤”)

3.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

AI在跨界融合方面的潜力巨大。通过与网络文学、‌影视综艺、‌网络漫画、‌网络游戏的结合,‌非遗文化以“数字IP”的形式出现在泛娱乐领域中。‌比如在风靡全国的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中,凭着自己在游戏方面的影响力,为了宣传戏曲文化,设计了与京剧有关的“霸王别姬”系列的皮肤(讲述项羽被困垓下,最终虞姬和项羽双双自刎的故事)。此外在游戏里该系列皮肤的台词也均为“霸王别姬”戏曲中的台词,从而更大程度的让游戏者了解该戏曲。再比如《‌盘瓠与辛女传奇》‌是一部大型三维动漫剧,‌是中国第一部以动漫剧形式记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该剧讲述的是苗、‌畲、‌瑶等民族始祖盘瓠与华夏人文始祖高辛帝三公主的故事,‌发生在武陵山脉地区,‌通过盘瓠与他的好友五色犬的冒险,‌解决当地的威胁,‌展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AI技术在非遗文化‌中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对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上,‌还在文化传播和跨界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
                                  
                                                                                                                                                        
                  (图为“霸王别姬”皮肤)                                                                                                                                                                  (图为《‌盘瓠与辛女传奇》)
 
从上述应用来看,AI技术在非遗传承发展中的应用具有极高的可行性。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AI在数据处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方面的能力日益增强,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因此,将AI技术应用于非遗传承发展不仅符合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也是实现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同时在推进AI技术在非遗传承发展中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技术伦理等问题,确保技术应用的合法合规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和人才培养力度,推动AI技术与非遗文化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作者:“古韵新声 匠心筑梦”团队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
发布时间:2024-08-20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再访红色基地,重温革命精神
  • 再访红色基地,重温革命精神
  • 红色薪火队今日开展了以“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实习活动,队员们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入探索了新时代红色精神
  • 社会实践报告
  • "信"系未来——岱岳红心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深入黄前镇溪山
  •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红”实践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观海军博物馆
  •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红”实践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观革命烈士纪念
  • "信"系未来——岱岳红心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 长安大学材料学院2022级本科生孙筱雅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宣传防护知识,助力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