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春节密码,倾听乡音中的文化回响

探寻春节密码,倾听乡音中的文化回响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回到承载我无数回忆的家乡青岛,以实践队队员的身份开启春节习俗方言表述的调研之旅时,我才惊觉,这片熟悉的土地,藏着那么多被我忽略的醇厚韵味。
寒假伊始,春节的氛围已悄然在城市里弥漫开来。街道小区里早早的就挂上了灯笼,超市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喜庆的红色扑面而来。

图为青岛中山路街道。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奕文摄
暖黄色的灯光洒在身上,我与长辈们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述过去春节的故事。奶奶回忆起小时候,过年最期待的就是“割年肉”。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能割上一块新鲜的猪肉,补补身子,解解馋。“割年肉”这三个字从奶奶口中说出,带着浓浓的青岛方言味道,每一个发音都饱含着岁月的沧桑和对新年的向往。爸爸在一旁还补充道得“蒸饽饽”,寓意着蒸蒸日上。看着奶奶布满皱纹却又满是笑意的脸,我深切感受到这些方言词汇不仅仅是简单的表述,更是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它们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在岁月的长河中代代相传。
走出家门,尽管寒风阵阵,我还是在社区的小广场上看到了熟悉的身影——一群阿姨正讨论着准备什么年货。她们操着一口地道的青岛话,语速飞快,声音爽朗。我凑上前去,听她们分享自己的经验。那独特的语调、亲切的用词,让我倍感温暖。
记得踏入糖球会的那一刻,空气中弥漫着的糖球的香甜气息和摊位上各式各样的糖球,让人垂涎欲滴。人们操着方言,讨价还价,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我听到有人喊:“老板,来一串草莓的糖球,要大颗草莓的!”那熟悉的方言,让我感受到浓浓的家乡味。我穿梭在人群中,看着舞龙舞狮的表演。舞龙的队伍气势磅礴,舞狮的演员身手矫健。他们随着激昂的鼓点,做出各种精彩的动作。周围的观众大声叫好,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在这一刻,方言与春节的喜庆氛围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家乡画卷。
 
图为糖球会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奕文摄
这次实践,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从最初面对陌生人群的羞涩,到后来能自如地与居民长辈们交流;从对资料分析的茫然,到逐渐掌握方法深入探究,我在实践中学会了沟通、协作与思考。它让我在探寻乡音的过程中,找到了归属感,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家乡文化的决心。我深刻体会到青岛方言与春节习俗的紧密联系。每一个方言词汇都是青岛人民生活的写照,是家乡文化的独特符号。它们见证了青岛的发展变迁,承载着家乡人民的情感。

图为“山海春声,乡音贺岁”实践队全体成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姜佳丽供图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下,方言面临着被遗忘的风险。但方言是我们的根,是连接家乡与游子的纽带。它承载着地域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每一种方言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的实践,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对方言文化的关注与保护意识。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我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曲阜师范大学 刘奕文)
 
 
作者:刘奕文 来源:爱开大学生
发布时间:2025-02-11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暖心行动 社区助力 新春关怀
  • 暖心行动 社区助力 新春关怀
  • 为了走出校园,接触真实的社会环境,2025年1月11日至2025年2月10日,“创意火花”实践团成员前往山东省滕州市大同路39号滕州农商银行火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感受乡村生活 文艺助兴发展
  • 社区关爱行动,助力儿童无忧成长
  • 为了给社区儿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2025年2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砼心筑梦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李集镇庞店村,开展了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温情暖阳 温暖老人心
  • 温情暖阳 温暖老人心
  •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秀传统文化“温情暖阳·养老院关爱之旅”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1月12日-2025年1月17日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大学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