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了解鲁绣、探寻鲁绣的魅力,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鲁绣华彩,译路扬粹”实践队成员来到山东省博物馆参观鲁绣文化展,深入了解鲁绣的发展历程及有关工艺,为延续鲁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鲁绣文化流传实践开始前,实践队成员通过官方权威媒体、文献资料平台等查阅鲁绣的相关资料,通过观看关于鲁绣针法的介绍与演示视频,清晰深入地了解到鲁绣针法的复杂与丰富多变。同时,成员们积极联系山东省博物馆和相关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等文化部门,沟通交流实践活动的想法和计划。

在博物馆参观期间,成员们了解到鲁绣又称“山东绣”或“衣线绣”,是中国北方民间刺绣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展览一共分为“源、流、传”三部分,成员们参观了各种类型的鲁绣展品,如以刺绣绘制的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除此之外,实践队成员还了解到传统鲁绣的常见针法,如钉线绣、打籽绣、网绣、辫子股针、套针、齐针、抢针等。
成员们提出了一些关于鲁绣制作过程、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问题。博物馆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地回答了成员们的问题,并分享了他们对于鲁绣的见解和心得。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成员们对鲁绣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