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山东大学同心团成员前往福建省平潭县北厝中心小学,针对生命健康教育开展调研活动,与该校教师念书勤女士进行交流,通过参观、访谈等多种形式,团队收集了相关数据。此次调研旨在了解该校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尤其是数字化生命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调研团队成员首先对北厝中心小学进行了参观。校园内设置有安全标识与急救器材,据念书勤女士介绍,部分急救器材由学校与当地红十字会合作建设,用于生命健康教育实践。
参观结束后,山东大学同心团成员与念书勤女士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念书勤女士介绍了北厝中心小学开展生命健康及急救教育的背景、方式及成效。她提到,生命健康相关教育在学校已有数年的实施历史,学校依托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推动了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技能的训练。
在访谈环节,关于生命健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念书勤女士认为,当前学生接触信息繁杂、诱惑多,心理健康问题常见,生命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重视身心健康,应对压力挫折,树立正确生命观和价值观,以更好适应社会。
在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上,北厝中心小学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程覆盖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等主题。其中,心理健康方面教授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技巧,安全教育涵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知识。学校注重实践,如开展消防演练,让学生实际操作灭火器、学习逃生技能,且在安全教育后,学生在校园内遵守秩序情况有所改善。
此外,学校在生命健康教育方面面临专业师资、硬件设施缺乏的问题。在数字化应用情况上,该校尚未采用数字化工具或平台,念书勤女士表示原因在于缺乏专业能力和硬件设施,配备设备、改善网络需大量资金,普及操作也需投入时间精力,但她认为数字化生命健康教育值得探索,若条件允许学校愿意尝试引入。
此次调研活动为山东大学同心团成员提供了关于急救教育在基层学校实施现状的真实反馈。通过参观、访谈等形式,团队深入了解了北厝中心小学在急救教育方面的努力与成效,同时也识别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本次调研,山东大学同心团成员也对基层学校生命健康教育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