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甘南“特色牌”,拓宽人民致富路

       牢记三农情怀,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7月24日至26日,在带队老师罗育鑫的指导下,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学生邵一诺为队长的共9名我校学生组成的三文鱼产业调查团远赴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开展为期3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书写乡村振兴实践故事,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立志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贡献青年力量。
  乡村振兴战略是践行“共同富裕”理念的重大战略,是我党心系人民的深刻体现,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还是新时代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位于西北内陆的甘肃省依托当地气候特点和环境优势,探索“海鲜陆养”新模式,然,成功的道路并非一蹴而就,在发展的道路上,甘肃省也面临着市场营销问题、人才资源短缺、交通运输不便等多重挑战。三文鱼致富之路,任重而道远。7月24日至26日,在带队老师罗育鑫的指导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名学生组成的三文鱼产业调查团远赴甘肃省陇南市礼县,针对礼县三文鱼产业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及未来策略开展走访调研。
  抓好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赴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白河镇淡水三文鱼产业调查团与礼县三文鱼养殖基地负责人王银芳取得联系并前往养殖基地。在与王老板的交谈中,我们得知,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函授毕业生的王老板立足省内现实情况,着眼国内市场需求,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决心以赤子之心回乡创业,打造“特色”三文鱼养殖基地,在充分了解甘肃省丰富的淡水资源与成熟的淡水养殖技术后,成功在山水间养出“海味”三文鱼。
  据悉,养殖基地成立至今已有四年,占地面积13亩。基地养殖的三文鱼在陇南武都、礼县等地上市以来,填补了陇南市三文鱼市场的空白。基地带动当地劳动力30多人务工,发挥出了明显的示范带动效应,激发礼县渔业的活力的同时促进了乡村振兴。
实践队前往三文鱼养殖基地调研
  前进路上,挑战不断
  发展的道路绝非一蹴而就,在三文鱼产业发展的新征程上,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团队前往白河镇三文鱼直营店和陇县乡村振兴供销中心开展调研,发现三文鱼在礼县有着较为完整的生产线,但目前来说三文鱼的市场认知度仍有待提高,人民对淡水三文鱼的食用方法与营养价值仍存在疑惑。
  为深入剖析三文鱼产业的发展路径,团队前往礼县电商中心和养殖基地开展调研,就当地三文鱼企业的电商平台、线上销售链、基地运营现状以及养殖技术等展开交流。目前当地三文鱼企业在电商中心的指导下采用“线上+线下”以及“直播+现场”的方式搭建三文鱼宣传与销售平台,养殖基地目前设有多个鱼池并配套观光、垂钓等休闲渔业设施,真正实现了清洁环保、优质高产、规模长链养殖。
  然而,冷链技术限制、天气环境恶劣以及交通不便等多重障碍因素导致目前礼县三文鱼得向天水,兰州等周边地区销售,加之恶劣天气影响与不便利的交通,三文鱼的销售市场难以真正面向全国打开。
  稳扎稳打,未来可期
  面对礼县三文鱼产业目前遇到的挑战,实践队与礼县三文鱼直销中心、市场监督局、税务和社保、电商中心、养殖基地以及实践队指导老师张驹老师进行深入探讨后提出建议,寻找三文鱼养殖与最适冷链技术的结合点,引入专业技术人员支持以打开线上销路,扩大知名度和销售面,此外,政府方面也将加强基建,改善运输条件,只有路平坦了,礼县三文鱼才走得出去。
  实践队通过此次调研实践,系统分析了当地三文鱼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以及未来策略。从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养殖质量与质量、改善运输硬条件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为当地三文鱼产业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实践队队员也从中感受到了奉献青春、服务社会的意义,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深化实践、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深入基层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强国奉献青春力量。
作者:杨语晨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
发布时间:2024-09-1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石工学子探秘武进智汇--走进两湖创新区规划馆
  • 青春助力环保,捡拾美好家园
  • 青春助力环保,捡拾美好家园
  • 此次以“青春助力环保,捡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开展在2024年10月20日,深化环保理念的认识:通过班级组织活动,使班级成员
  • 大学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