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 “数研博韵”调研团参观山西博物院——数字织梦,云端览古

五千年时光转瞬,山西博物院如同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每一件文物都如同时间的信使,静静诉说着这片土地往昔的辉煌,引领着你我探寻那些被岁月以往的故事。如今,山东大学”数研博韵“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这里,通过参观山西博物院数字化发展现状,揭开这一坐落于揭开黄土高原上文化宝库的神秘面纱。
通过管理人员的讲解,调研团成员了解到,山西博物院自2014年被确定为首批智慧博物馆试点单位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立足于本院特色藏品资源,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和数字化展示手段,建立博物馆和管理者、参观者之间的密切互动联系。同时讲解员还为我们科普了常见的文物数字化采集技术和山西博物院相关的工作情况。
 
比如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的青铜器——晋侯鸟尊,是为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就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建模技术进行数字化的。这种技术能够对文物藏品整体或局部进行全空间、全维度的高精度扫描测量,以获取文物藏品在空间中的点、线、面、体等三维信息数据并进行高精度的三维逆向建模,从而实现对文物藏品的逆向还原。因为该技术采集数据准确性高,操作容易,且能够以非接触式的方式获取精确结构信息,所以当前该技术是博物馆应用最多的文物三维数据采集方式。除了三位激光扫描建模,山西博物院还推出了多个VR体验、触摸互动展示项目。比如晋国霸业展厅中赵卿墓,通过大屏展示加上互动投影,让观众对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有更深刻的感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晋国祭祀、战争、农桑以及晋风乐舞一一呈现,前来参观的游客站在大屏幕前,伸出手,屏幕上立刻得到感应,车马器随着游客的指挥全部到位,屏幕上的马匹就飞奔起来,直奔硝烟弥漫的战场,颇为震撼。在将馆藏文物数字化之外,山西博物院还设计开发了基于多端的360度全景虚拟网上展览,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群体需求设计智能导览路线,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场馆服务内容。足不出户就能亲临博物馆的背后,是数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也是大众文化自信不断提高、深刻认识博物馆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结果。山西博物院不仅是山西文化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展望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相信山西博物院将继续在保护、传承和创新中前行,这座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殿堂将会更加璀璨夺目。而我们“数研博韵”调研团的成员也将成为这一文化传承与创新征途上的继承人,共同书写中华文化新篇章的辉煌未来
作者:郝凡谊 来源: “数研博韵”调研团
发布时间:2024-09-03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石工学子探秘武进智汇--走进两湖创新区规划馆
  • 青春助力环保,捡拾美好家园
  • 青春助力环保,捡拾美好家园
  • 此次以“青春助力环保,捡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开展在2024年10月20日,深化环保理念的认识:通过班级组织活动,使班级成员
  • 大学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