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初上夜未央,迎灯至家照满堂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花灯,是我们中国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源远流长,寓意着光明和希望。每当新年将至、夜幕降临,一盏盏花灯点亮,犹如星星点点,闪烁着我们的文化自信,照耀着人民的灿烂笑容。1月31日,庙前镇芷溪村调研志愿服务小组跟随当值出花灯的芷溪芷民村邱氏永绥堂人家的脚步走进闽西客家元宵节庆(花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世平的工作室,了解“迎花灯”的整个过程。
“迎花灯”,顾名思义,指将花灯迎入年初一出花灯的人家家中,按照芷溪出花灯顺序的姓氏排序、该姓氏的人家以宗祠为单位出花灯。清晨,在该户人家的家门口集结完毕,大家整装待发,披上鼓、提着锣,随着“恰柒bongbongbong”的开头,富有节奏感的锣鼓声开始伴随着“迎花灯”浩浩荡荡的队伍朝着花灯传承人黄世平的工作室前进,令人激昂、震耳欲聋。
 
到了传承人黄世平的工作室,爆竹声中,锣鼓队开始了刹鼓,抑扬顿挫的鼓声伴着爆炸声的结束而结束。进屋细赏花灯,花灯整体以竹篾为骨架,裱糊通草纸,内置晶莹剔透琉璃杯,一个花灯的制作涉及涵盖了雕刻印刷、绘画剪纸、金属塑作、纺染漆艺、服饰制作、竹木器编织扎制等传统手工艺。,琳琅满目。彼时,迎花灯队伍挑选花灯、抬起花灯一气呵成,锣鼓队又以“恰柒bongbongbong”的开头,伴着花灯扣首,踏上归家之路。
 
一袭凤冠霞帔,锣鼓声响;一段莲花碎步,玉簪华髻,这不仅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纸做灯、油点灯、纸包火”的特色,是“纸包火”的奇迹,更是芷溪人民世代精神的寄托,承载着芷溪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与期待。每一处闪烁的灯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传承。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应当记录下这珍贵的非遗时刻,分享这份独特的芷溪年味、中国年味,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我们的传统艺术。
 
 
 
       文/邱葆荣
图/邱洁荣
排版/
 
 
作者:邱葆荣、邱洁荣 来源:自己编写
发布时间:2024-09-0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石工学子探秘武进智汇--走进两湖创新区规划馆
  • 青春助力环保,捡拾美好家园
  • 青春助力环保,捡拾美好家园
  • 此次以“青春助力环保,捡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开展在2024年10月20日,深化环保理念的认识:通过班级组织活动,使班级成员
  • 大学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