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山东理工大学“田埂跳动”实践团在教授付鹏带领下与由清华大学等北京高校组建的社会实践团队在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设施蔬菜科技小院展开了一次富有成果的交流活动。旨在就智能农机装备的研发推广及社会化服务进行深入交流及研讨,以推动农业高科技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

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探索地,山东临淄设施科技小院所在地皇城镇,在蔬菜生产量上全国领先,团队扎根科技小院,在院内设有的34.71亩种植示范园区,围绕设施农田的相关农机进行针对性调研。双方实践团慕名而来了解先进设施农机装备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调研设施蔬菜机械化普及程度,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在山东地区的发展。

双方成员决心贯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青年人应有“自找苦吃”的精神,深入设施蔬菜科技小院的农业设施中心及种植园区,近距离观察蔬菜自动化输送轨道以及水肥一体雾化喷施器,小院专家对喷施技术及电动、手动导轨输送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细致讲解,并进行了现场演示工作,专家们畅想实践应用。双方成员思路被打开,科研意识得以加深,纷纷表示不枉此行。

交流活动中,双方成员就各自实践目的进行阐述,分别介绍了团队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的调研经验及成果。付鹏教授表示:高校间应加强交流合作,特别是在农业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动力,实现“菜篮子”的稳固供应,助力乡村振兴。
针对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的机械化难以普及等问题。他们表示,山东地区农业数字化程度整体偏低,但在高新技术示范区存在较多成功案例。双方成员共同探讨如何引导农民在设施大棚上智慧化改善,如何推动农业科技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等问题。彼此互相倾听、互相启发,山东理工大学“田埂跳动”实践团和由清华大学等北京高校组建的社会实践团队都受益匪浅,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双方通过交流合作,不仅扩大了视野,加深了对农村、农业问题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支社会实践团队取长补短,借助科技小院,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普及情况,进行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此次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必将推动社会实践教育在各高校的深入发展,为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未来,山东理工大学“田埂跳动”实践团希望通过更多交流合作等活动,与各地区高校共同推动社会实践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青年力量。
编辑:刘春玲
拍摄:袁升阳
审核:杨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