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与数字化浪潮的邂逅,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数治有方团队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开展实践调研2022年7月14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数治有方团队一行五人前往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雷河镇民主村,针对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治理新模式展开调研。宜城中共市委宣传部郭部长及钉钉认证部署专家钟先生接待了实践队一行。

图1 团队来到雷河镇民主村进行调研
湖北宜城作为数字治理的典型地区入选《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其中雷河镇民主村是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之一,为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机遇,加快实施数字化战略,其搭建的“百姓通”数字化治理平台,实现全市234个村(社区)所有居民用户激活以及使用培训全覆盖。近一年来,平台发布的共享信息达20.3万条,累计处理事情达1.1万件,村民反映的90%事情在24小时内就可解决。在钟先生的带领下团队来到雷河镇民主村体验数字治理带来的便利。

图2 钟先生为团队介绍“百姓通”平台
钟先生向团队介绍到,雷河镇以“百姓通”平台为载体,通过数字信息反馈情况,将基层群众最为关心的村级财务管理、村级工程管理、劳务用工、困难救助等事项作为重点公示内容,建立“五务公开、征求意见、村民办事、村民交流、矛盾化解”等五大功能板块,贯彻落实“你钉我办”,争取“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二十四小时内解决问题。同时,“百姓通”点对点链接“宜汇办”等数据平台,为村民开证明、查信息、办申请提供极大便利,实现咨询、监督、办事等服
务全覆盖。

图3 团队一行人观看民主村数字乡村大屏
不仅如此,村民可以通过积极参与说事议事、化解矛盾纠纷等方式获取积分奖励,以此鼓励村民发挥自己在乡村治理的主体地位。
7月15日,团队与宜城中共市委组织部郭部长就数字乡村治理的成效、群众的参与度以及对数字乡村治理的未来规划等问题进行交流。郭部长描述了宜城实施数字乡村治理以来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强调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有了大幅度提升,真正实现了群众共商共建共享。对于未来规划郭部长表示将进一步实现“一网通管,一网通办”,优化“1+4+N”的治理模式,即1个平台,4个模块,N个场景,争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宜城经验。

图4 宜城中共市委组织部郭部长与团队进行交流
最后为深入探究数字乡村治理带来的成效与变化,团队于7月16日前往雷河镇民主村与村民进行交流座谈。村民陈阿姨谈到:“‘百姓通’基本解决了村民的大小诉求,以往线下办理耗费人力财力不说,效率也不高。现在有了“百姓通”,大事小事在二十四小时内都有求必应。”数字治理不仅为村民提供服务上的便利,也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使民主村摇身一变“民主示范村”,村民都为此而感到骄傲。村民常阿姨表示“百姓通”拉近了邻里之间、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村民更积极也更方便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去了。

图5 团队与雷河镇民主村村民进行交流座谈
如今数字治理已经深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促进村民融入乡村治理,从而使其真正实现治理主体的作用。队员们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深入了解了数字乡村治理现状,深刻地体会到了当前推进数字乡村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乡村治理遇上数字化改革浪潮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的同时,也绘就着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