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情况—以日照市任家台村为例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3电(通讯员 王永康)2022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变废为宝社会实践队对日照市任家台村进行了关于固体废物处理状况的调查,本次调查的紧紧跟随习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为当地政府和百姓提供更好的的处理固体废物的渠道,为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首先,我们选择的地点是日照市沿海的的一个渔村—任家台,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旅游业和近海捕捞业比较发达,但农业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也就牵扯到了海洋固体废物和陆地固体废物的处理问题。
第一个就是海洋固体废物,因为我们所去的季节正好属于休渔期,大量的废弃漂浮球堆积在农田边上,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漂浮球因为材料的原因在太阳暴晒下散发出的味道吸引了大量的虫子,苍蝇等,极大的影响了周围的环境,而且漂浮球占用的大量耕地,造成了土壤土质恶化,深刻的影响了土地的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因为任家台村是一个近海渔村,村子田地间散发着难闻的鱼腥臭味,对于周围的环境空气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作为一个旅游业村落,良好的空气环境是最基础的事情之一。此外还有大量的渔网被随意放在空地上,渔网虽然可以再次重复利用,但渔网在空地上也会在暴晒下散发出刺鼻的气味,甚至再次捕捞时也会污染周围海洋水质。
然后我们关注陆上固体废物的污染,因为任家台村依旧保留了农耕的传统,在种植农作物时依然使用地膜覆盖以增产增收,但问题是废旧地膜的利用依然是一大难题,众所周知,使用地膜覆盖是低投入高回报的增产手段,所以农民们一半不会在意环境的友好发展和可持续利用。在我们走访的过程中也进行了采访,发现大多数的农民都会使用地膜覆盖,使用后就丢弃在地头,这些废旧地膜在强光照射下会产生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土地,不仅仅是在种植粮食作物上,农民们在自己的菜园里面也广泛使用地膜覆盖,关于如何合理使用地膜及其后续的处理,依然需要我们后来不断的研究。
我们也继续调查了关于玉米秸秆等农作物残余的利用方法,首先我们了解到,任家台村目前大多数使用煤气作为日常的用火来源,只有极少数的老人会依然使用玉米秸秆作为燃烧材料,这也导致了玉米秸秆利用成为了一大问题,大量的玉米秸秆被随意的丢弃在了田间地头,成为下一茬的肥料,或者当做垃圾丢弃。通过我们的调查也得知,不允许燃烧秸秆的政策也对这样的情况产生了影响,因为燃烧秸秆会造成大量的空气污染,极大的破坏环境,也会影响当地的旅游业和近海捕捞业的发展。
总之,关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仍然需要大家格外的重视,关于任家台村其他环境问题我们也会跟踪报道。
 
时间:2022-07-24 作者:王永康 来源:中青校园 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生态与发展齐飞,绿水共青山一色
  • 《人民日报》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生态福祉。”曲阜师范大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大学生秸秆调研,助力“变废为宝”
  • 七月来临又是一年盛夏季,小麦疯长,为加快推进地方建立绿色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农业有机废弃物回收利用,以“变废为宝”为主题,将秸秆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坚持绿色农业导向,引领乡村生态振兴
  •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快速提升期,我国将进入绿色发展驱动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时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是资源环境问题凸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聚焦固体废物利用,建设美好宜居乡村
  • 2022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变废为宝社会实践队对日照市吴家台村进行了农业固体废物利用的调查,本次调查的紧紧跟随“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青山常在,空气常新
  •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做好固体废物利用,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 2020年8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走进乡间田垄,共谋生态大计
  •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
  • 大学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