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双减”新曲,奏时代乐章。

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各个行业的基础性事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双减”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教育政策,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为了解“双减”政策出台后社会各界对“双减”政策的看法,7月3日至7月9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于所在乡镇进行实地调研。

遵循身心发展规律,避免陵节而施

在过去的一些年里,随着各类竞赛的兴起,家长为了让孩子拥有争取保送名额或者是进入更好的学府的能力,在互相攀比和竞争的过程中兴起了给孩子报各种课程或竞赛辅导班的风气,参加补习班成为了学生假期的日常活动。与课程内容相配套的课后辅导班是一种主流,小升初,初升高的辅导班也屡见不鲜,家长致力于让孩子超前学习,赢在起跑线上。“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校外课程相关的培训机构不得不关闭,基于这个现状,我询问了家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和高中生关于这个政策的看法。

在和被访谈者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对于学生,不论是受“双减”政策影响的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还是已经升入高中的高中生,都认为能够减少作业和不上补习班是一件好事情,学生认为自己变得轻松了。而对在中小学时不补课学习到的内容变少可能导致高中学习压力变大这件事,大部分学生认为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抗压能力能够接受上补习班,高中生学习压力大也是正常的。然而家长却和孩子持不同意见,家长表示孩子不能参加校外培训就需要家长花更多时间教导,有些知识水平不高的家长认为这会拉大孩子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依托专业知识,通过对家长和学生的访谈,我发现孩子在中小学时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过度的压力可能会让他们不能承受,同时家长的陵节而施既增加了家长花费的时间也让孩子感到精疲力竭。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减少高分低能

“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辅导书”即使能够学到很多知识也只是书上得来的应试技能,近年来因高分低能而考上高校后被退学的现象也偶有新闻报道。成绩虽然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体育、劳动、审美和其他技能也逐渐被重视。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也是教育中需要关注的内容。我通过在街头走访,发现许多曾经的课程类教育机构已经门户紧闭,而兴趣班的数量却没有大量减少。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孩子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有些家长为孩子报了兴趣班培养孩子的某方面特长,也有些家长利用这些时间陪伴孩子同时鼓励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接近自然与社会,关注生活与世界

教育培养的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对于尚且年幼的孩子应该从小施加爱国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拜金主义的兴起和留学热虽然在疫情期间有所减轻,但是我国的人才流失现象仍十分严重。基于“双减”政策的出台减轻了孩子的学业压力现状,我在走访社会人士时,有被访谈人员提出既然减轻了孩子的学习压力,那么可以利用部分校内时间对孩子施加爱国教育,被访谈人员还表示对于以后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学习之余,教育孩子倾向于带孩子多参加志愿服务,亲近自然。闭门造车、闭关锁国是不可取的,“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家长在生活中走出家门教育孩子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学生接近自然了解社会提供了机会。

在访谈提倡爱国教育和自然教育的社会人士后,我在访谈家长时调查了家长对于“双减”政策实施后带孩子外出的次数和与孩子交流的次数,发现更多的相处时间确实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停留在学习成绩,也上升到为人处事和自然风光。成长需要的不仅是知识也是阅历,“双减”政策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六天的访谈,我认为“双减”政策的落实确有成效。

时间:2022-07-20 作者:无垢清净光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以爱助教,赴约草原——向草原公益班主任专访
  • 山大春晖淄博二队晖映齐都支教队第三次培训顺利开展
  • 监测轻轨噪音,助力环保事业
  • 监测轻轨噪音,助力环保事业
  • 2021年11月3日,芜湖轨道交通一号线正式开通,芜湖市成为安徽省第二座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轻轨建设在惠民生、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河南师范大学“踏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实践调研团:缅怀先烈,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