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财学子三下乡:寻访改革故地,探索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为解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短板的重要战略。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7月14日,安徽财经大学薪火“乡”传实践调研团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调研+云调研”的方式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重温小岗精神,追溯红色记忆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1978年,小岗村人在艰苦卓绝的境况下,勇于改革、挑起大梁,不惜以“托孤”的方式印下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红手印,实行“大包干”,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此后,小岗村的“大包干”在全国推广并取得成效。因此,小岗村当之无愧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改革创新开启新篇章,“大包干精神”催人奋进。7月14日上午,团队队长乘车抵达小岗村进行实地调研,同时为团队成员进行实时转播。循着历史的步伐,团队首先来到了大包干纪念馆,共同感受蕴含其中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进入大包干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当年按有18个村民红手印的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鲜红的手印震撼人心,这是小岗村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印记;接着依次参观了“溯源、抉择、贡献、巨变、展望、关爱”六个展区,展区内陈列了大量关于“大包干”图片、文字以及当年大包干时农民用的部分农具等实物,队员们通过这些翔实的史料团队成员重现了当年小岗村“大包干”从酝酿、发生到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深刻感受到了小岗村40多年的变化,被“大包干”精神所深深折服。参观完毕后,团队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小岗村大包干的体制改革,明白了实践创新贵在坚持,要敢想敢做,随即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小岗精神”,用实干托起梦想,用奋斗续写辉煌。
再见一九七八,探寻小岗经验
改革不止步,振兴闯新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在小岗村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6年来,当地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推动农村改革闯出新路子。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小岗村正描绘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智慧农业建设是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7月14日下午,团队在小岗村周边进行调研,走访了当地智慧农业相关产业。团队首先来到了一九七八生态农业园,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了解到生态园内江苏长江润发集团公司与小岗村东西联动、携手共进,并通过对葡萄的示范栽培,引导小岗人民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新起点,发展农业现代化。接着,团队依次走访了小岗村洪·张健康产业园、皖美小岗安徽农产品电商平台线下体验店等企业,团队成员了解到2016年以来,小岗村结合实际,瞄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路径,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以乡村旅游、教育培训和农村电商为支撑的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走进小岗人家,感悟乡村振兴
而后,团队成员在小岗村中进行了群众调研,与小岗村村民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小岗村的种粮户程先生对队员们说道:“以前总是担心自己老了以后谁来种田,后来随着政府的农业改革不断深化,种植条件慢慢改善了,从农村走出去的年轻人慢慢又回到了小岗村。”团队成员了解到小岗乡镇政府稳步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让小岗村“田成方、路成网、沟相通、渠相连”,更加适宜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小岗村种粮户周先生对团队成员说:“现在小岗村很多土地都采用机械化种植,自己家今年流转土地600余亩,种起来比较轻松,还能为其他人提供农事服务,也可以增加收入。”
近年来,小岗村全面完成2.132万亩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1.37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既让农民吃下“定心丸”,也助力现代农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44年过去,小岗村的发展不负众望,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回望小岗村44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改革才能发展,面向新时代,我们要敢于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出我们的青春力量!
 
时间:2022-07-17 作者:爱开大学生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以爱助教,赴约草原——向草原公益班主任专访
  • 山大春晖淄博二队晖映齐都支教队第三次培训顺利开展
  • 监测轻轨噪音,助力环保事业
  • 监测轻轨噪音,助力环保事业
  • 2021年11月3日,芜湖轨道交通一号线正式开通,芜湖市成为安徽省第二座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轻轨建设在惠民生、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河南师范大学“踏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实践调研团:缅怀先烈,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