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陇援西”传业、解惑、实践初见效
由甄珍同学向大家介绍支教老师成员并带同学们相互认识自我介绍,使得同学们和老师得以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最后由张丙玉做出总结和期望。预祝“赴陇援西”团队支教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开课仪式举行完毕正式开始支教课程。
实践团开展日常英语交流课。此次课程由团队成员左惠宁主讲。
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左惠宁主要通过观看英语电影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英语日常自我介绍的方式,然后通过列举影片中出现的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英语日常交流的词汇和语句。
第二部分左惠宁以自身为例,向学生介绍了英语自我介绍的方式和措辞。让学生之间相互介绍,来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课程后半段,左惠宁用一段英语短片向学生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物品,如电灯、身份证、桌椅等。并教授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英语语法。
此次课程的开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世界各国的文化的好奇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英语课程以后支教团队为提升乡村小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热情,推动科学精神浸润校园。
上午,张丙玉为小朋友们带来垃圾分类专题科普第一讲。
小朋友很快的通过图片进行了正确的分类,小朋友很积极的进行实践。小朋友对垃圾分类很快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都知道垃圾不分类投放会导致环境有利于恶劣,美丽的家园加被破坏。
通过本次活动,实践队员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专业优势,不同的课程带给孩子们不同的体验,让他们感受到了课堂别样的魅力,丰富了文化生活。团队成员也都表示将继续关心和关注支教活动并积极投身实践,继续奉行志愿精神,服务社会。之后还开展了实践团开展新冠疫情防控教育课程。
此次课程由团队成员张雨潇和张丙玉主讲,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张丙玉讲解,他通过问题引入,给同学们讲解了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临床表现,通过游戏,让同学们了解了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增强了同学们预防新冠病毒的技巧和方法。
在第一部分中,张丙玉还通过图片等方式,给同学们讲解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组成,让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内部结构。
第二部分,由张雨潇讲解,首先通过漫画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然后借助这些问题,让同学们生动地感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之大,传播能力之强,以及一线医务人员的艰苦付出。
最后,老师们通过播放我国伟大抗疫视频,给同学们展示了为打赢这场“抗疫”大战,各行各业的“战士”们都扛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以此呼吁同学们,无论处于什么阶段,是什么身份,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要勇于担当,知行合一。
实践团于下午开展数学交流课。此次课程由团队成员杜明翰主讲,旨在提高当地学生数学能力,开阔眼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因班级学生由不同年级组成,授课人杜明翰为同学们从有理数、正实数、数字的数轴表示、一元一次方程、鸡兔同笼问题5个方面逐步为同学们进行讲解,希望使同学在数学理论知识及做题能力上得到提高。
在教学的同时,实践团也不忘对当地环境进行调研。
了对当地环境进一步的了解与考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方针,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实践团于7月9日集体出发不畏艰苦奋勇“上山”。
下午三点,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实践团在当地有经验的居民的带领下,启程向山上出发。
在山下,我们能仰望到青山之秀;在山上,我们能俯视到洮河之清。这不仅让我们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也了解到依托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当地旅游业也正在逢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流量带动了当地的出名度,外加当地特色的汉藏交融文化,更有利于当地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发展。
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习书记的话高屋建瓴,意在长远。他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视作生命共同体,强调“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发展美丽经济,努力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靠勤劳智慧走向共同富裕。
时间:2022-07-10 作者:王德强 来源:王德强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