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普课堂,领略理化神奇】—月亮湖志愿服务队开展科学实验课程

实验是科学的灵魂,是科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为激发孩童学习兴趣、培养孩童实验素养和动手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赴月亮湖社区“池堂”科普志愿服务队于7月5日下午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物理化学相关实验。本次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增强学生对科学的了解。实践团准备了多个实验,其中包括气学、力学等多个知识点,队长杜明和其他实践团成员向社区孩子们介绍相关实验器材,说明各个器材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途径,随后,志愿服务队队员开始带领孩子们依次进行相关实验。首先开始的是化学实验PH试纸测量酸碱性,队员先用清水分别溶解柠檬酸和小苏打,并将两种溶液分别倒入做好标记小烧杯。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烧杯中的溶液点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试纸在不同试剂的作用下开始变色,奇妙的化学变化令孩子们兴致盎然,各个跃跃欲试,经过一次次的调试之后,孩子们学会了PH试纸的使用方法。然后,是物理托盘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教学,在志愿者和老师的细心指导之下,孩子们也熟悉了相关操作,懂得了托盘天平左物右码的原理和弹簧测力计胡克原理的应用。在活动的最后,志愿者们向孩子们介绍了明天的工作安排,并期待孩子们的到来!通过实验课的实际体验,孩子们对科学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对于实验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也了如指掌。“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课堂所学知识,也树立起实验探究要严谨认真的态度。科学实验课增加了同学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同时还加强了学生们创新思考的意识,提高了对科学实验学习的动力。
 
时间:2022-07-06 作者:周雯 来源:月亮湖志愿服务队 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河南师范大学“踏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实践调研团:缅怀先烈,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