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进一步了解乡村学校的教学活动,探寻乡村中小学校的发展现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力乡村教育,护航青春未来”暑期实践队成员于2022年7月5日前往
固始县第一中学周边对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采访,旨在从学生及其家长采访的回答中挖掘乡村教育的现实问题。
上午九时,实践队成员在固始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固始一中)附近的一间出租屋里采访就读于固始一中的初三学生小龙及小龙妈妈。采访小龙时,他表示自己对学校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基本满意。当实践队成员问到在学校生活方面有什么不便时,小龙表示学校的基础设施如卫生条件较差。同时校内的教育资源分配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好的资源都集中于实验班,而对普通班的重视成度较低。在采访小龙妈妈的过程中,她也提到了缺乏教学设施的问题。同时小龙妈妈认为城区与乡村学校出现差别的部分原因是乡村学校的教师流动性大,使学习氛围无法达到较好的层面。在采访完小龙母子后,实践队成员前往固始一中附近的奶茶店对三名固始一中初三学生进行采访。通过对三名学生的采访,实践队成员了解到,该三名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程度较高,正如其中一名学生所说:“我们学校很好呀,有不会手抖的阿姨,有空调,有独立卫浴,各方面都很好。”在询问学校还缺乏什么硬件设施时,两名学生都提到了理科实验室的问题,即针对于中考实验考试,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的实验次数过少或不提供实验,使得学生在考试前还需要自费在外进行训练。
乡村振兴,教育为本。乡村教育的进步对乡村振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只有乡村教育真正的走起来了,乡村振兴才能在真正的道路上行进致远。而在乡村教育中,教育资源缺乏和不平衡的情况,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来实现 “补短”。
(文中小龙及小龙妈妈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