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垃圾分类成为践行绿色生活新方式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绿色环保已成为当代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促使垃圾分类的施行,垃圾分类是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提升人居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解垃圾分类推行情况,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推行绿色生活,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变废为宝实践队于1月20日前往胶州市中央公园小区进行实践活动。
实地调查,掌握情况。实践队员首先对中央公园小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实践队员发现,该小区已配备了垃圾分类的垃圾箱,已经逐步落实垃圾分类政策。生活垃圾投放站干净整洁,实用美观,轻轻推开投放口,居民根据自己所学和提示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实践队员为确保采访数据合理性,全方位多层次进行采访调查,小学到老年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垃圾分类垃圾箱使用之后,大家也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小区居民基本都能做到垃圾分类,乱扔乱放的问题也逐渐减少,小区环境整体更好了。”中央公园小区居民告诉实践队员。
通过大量的工作宣传,实践队员发现居民在投放垃圾时也有了简单的分类意识,能够将可回收垃圾分类投放,社区垃圾清运车辆设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垃圾清运频次也比以往增加,但是垃圾分类工作没有深入人心,对精细的垃圾分类仍然存在畏难情绪。厨余垃圾分类是实施垃圾分类的大难点,也是垃圾分类的“中梗阻”。实践队员通过对小区居民采访和搜集资料,实践队员得出,一方面居民尚未养成对厨余垃圾进一步细分的习惯,另一方面,该小区对厨余垃圾分类不够,厨余垃圾依旧混装,执行难度较大。
实践队员在对中央公园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了解之后,进一步对小区居民和工作人员进行采访调研。实践队员问道“您对垃圾分类了解吗?您对垃圾分类有什么看法?”一位居民回答道“我认为垃圾分类能够很好的提高小区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但是垃圾分类实行还是有点困难,固有思维挺难改变,垃圾分类任重而道远。”通过走访,实践队员还发现,老年人对垃圾分类的接受程度较低,在垃圾分类上参与度低,主要是受到老年人对智能化网络化生活接受度低,传统思维难以改变,并且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实践队员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整理向小区居民会进行汇报。
时间:2022-02-26 作者:王汉成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参观红色基地--彭雪枫纪念馆
  • 彭雪枫将军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投身革命20年,他不但率部在中原地区多次打退日军的“围剿”,还组建了新四军骑兵
  • 大学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