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临沂115日电(通讯员 李新琪)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为深入了解革命传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沂蒙精神,做好时代新人,2022年1月15 日,曲阜师范大学红船筑梦实践队成员前往沂蒙红嫂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和学习。
沂蒙精神作为红色精神之一,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其要点为: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2021年9月29日,沂蒙精神被中央宣传部梳理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
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成员来到沂蒙红嫂纪念碑前严肃瞻仰沂蒙红嫂纪念碑,沂蒙红嫂纪念碑建于2021年,是为了更好的铭记沂蒙红嫂和弘扬沂蒙精神而建立的。随后实践队成员来到山东沂蒙红嫂简介碑前认真学习关于沂蒙红嫂的知识。沂蒙红嫂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女性群体。
随后,社会实践队成员来到了沂蒙红嫂明德英展厅,明德英于1911年出生于沂南县岸堤镇,幼时因病致哑,25岁嫁于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村民李开田。1995年病逝,2009年9月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明德英在战争年代机智地救护过两名八路军战士。著名作家刘知侠以她乳汁相救的事迹为背景,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此后,小说相继被改编为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电影《红嫂》及各种地方剧。还有以她的事迹为原型创作的各种文章、素描、木刻、油画,在全国上百种杂志上刊登过。实践队成员认真学习了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深深地被其大公无私的精神所打动。
随后,实践队成员来到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展室,实践队成员站在沂蒙母亲王换于的雕塑前细细瞻仰,雕塑中的王换于怀抱着一个婴儿,脚边站着五名幼年儿童,这些孩童并非沂蒙母亲王换于本人的孩子,而是战场上战士们的孩子。王换于是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19岁嫁给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的于泮。1938年12月,王换于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东辛庄妇救会会长和艾山乡副乡长。她的丈夫、两个儿子和大儿媳在她的影响下,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换于的四个孙子由于缺衣少食、营养不足,先后夭折。而革命烈士的子女却在王换于及其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健康茁壮成长。因抗战时期创办战士托儿所,照料抚养了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工作人员和革命烈士的近百名革命后代,被誉为“沂蒙母亲”。2010年王换于被山东省妇联评选为“70年妇女杰出人物”。
紧接着,实践队成员来到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纪念馆介绍了数百位元帅、上将、中将等。实践队队员站在展厅中认真阅读了有关这些将帅的简介,对抗战时期的人民子弟兵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华东野战军的广大将士曾在沂蒙山区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浴血奋战,沂蒙人民亲切地称他们为“人民子弟兵”。实践队成员发表自己的见解称:他们如同一颗颗明珠,灿烂晶莹,光彩照人,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骄傲,更是沂蒙老区的光荣。实践队成员还认真看了抗战时期将帅所使用的文件袋、望远镜、军用水壶、电话机等物件及其相关介绍。
参观沂蒙红嫂纪念馆不仅是一次实践活动,更是一次发人深省的红色教育。实践队成员在结束参观后发表自己的见解称: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信仰与精神是不能缺失的,革命战争带给我们的痛苦和挣扎是不可忘怀的,我们身处的繁荣盛世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创造的。本次实践活动激励着实践队成员珍惜当下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时间:2022-02-11 作者:李新琪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参观红色基地--彭雪枫纪念馆
  • 彭雪枫将军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投身革命20年,他不但率部在中原地区多次打退日军的“围剿”,还组建了新四军骑兵
  • 大学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