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齐心,致富脱贫 ——“国强我强”实践队实地调查寿光市乡镇脱贫成果
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百姓富裕,社会才不会因为抢劫而动荡,百姓才不会因为贫困而哀怨。因此脱贫扶贫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团结的民族,在经历了封建主义统治之后,急需武装自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发布了很多积极的政策,同时我们人民群众也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为致富脱贫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来到了寿光市的一个乡镇,镇上对人民的幸福生活非常关心,首先我们能看到镇上的绿化做的非常好。他的绿化范围直接延伸到了村子里,现在是冬天,虽然看不到绿色的枝叶,但是光从绿化的面积和位置就不难看出,绿化工作做得还是很好的。绿化虽然是非常小的一件事情,但是也能从中看出国家对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视,绿化对人民生活指数的提高也很重要。
我们进入了一位群众的家里发放调查问卷并询问扶贫的情况,群众积极反映情况,我们同时观察到了他们家里小孩子正在学习,我们向人民群众发放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帮助人民群众脱贫的时候,孩子的教育也会随之提升,小孩子们会很自觉地在家里学习文化知识,相对于之前的时候,孩子在家自觉学习的时间上升了大概百分之三十。所以脱贫既保障了人民的生活,也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基础。
“出水才见两腿泥”。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扶真贫、真扶贫,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决不搞花拳绣腿,决不摆花架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诠释了真正的扶贫工作应该怎样去开展。
虽然我们绝大多数扶贫干部都能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能够真抓实干的去执行扶贫工作,但仍有个别地方个别干部对扶贫工作敷衍塞责,开展扶贫工作只重其表,应付了事,甚至对扶贫这项任务存在抵触、抗拒心理,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扶贫攻坚任务的“领头雁”,扶贫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好扶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首先要摆脱“应付式”的思想。有些干部把扶贫工作完全当成了应付上级领导的差事,做工作流于形式,抓不住重点甚至根本就是搞形式化、表面化,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一般。
其次要摆脱抵触的心态。有的干部不愿吃苦,担心受累,抱有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心态,没有真正把贫困群众当成“一家人”,对待贫困户不伤心,不用心,不尽心,因此对待扶贫工作也就不想干,不愿意干,不去干。
但是对于大部分地方,扶贫攻坚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公职人员的积极作为,为扶贫攻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坚持干完最后一公里,积极完成脱贫攻坚的重大历史使命。
时间:2022-01-29 作者:王思维 来源:王思维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