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日志 | 吴雅双:感谢相遇,互送清辉

 今天是1月23日,我结束了我支教的最后一课,也作为听课老师参与了支教的最后一节课,为自己的支教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六点五十的时候,我早早地开始了课堂,放着动画片主题曲,准备着一会儿上课的内容。孩子们好像跟我心有灵犀,也都早进了课堂,开始询问今日的教学内容。解决掉中间的一些网络卡顿问题,我就正式开始了今天的课程。首先,我用几个大家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引导孩子们去思考什么是卡通、卡通形象的原型从哪来。然后我带领着小朋友们逐一分析不同的卡通形象的塑造特点。通过对比卡通形象的原型和自身形象,孩子们很清晰地找到了不同形象的特点,也理解了拟人和夸张手法的概念。最后,在我介绍了怎样塑造一个卡通形象之后,孩子们便提起了笔,开始进行思考和创作了。
  等待孩子们的过程中,我看到有一位小朋友打开了摄像头,并把镜头对准自己和桌面。虽然看不清具体的作品,但小朋友认真作画的侧影可以很清晰地映入眼帘。当时我在想,如果疫情没有来袭,是不是现在我们就能和孩子们在一个班级里,一起分享着绘画的快乐。我们可以看见孩子们在课上拿着画笔,低头沉思,亦或者面对面积极地回答问题。想到这,多少觉得有些可惜。
  不过还好,我还是能看见孩子们富有想象力的画作,还是能够看见每个孩子的独一无二的可能性。孩子们会在画出来的烟花上画爱心作为点缀;会画出粉色的戴着蝴蝶结的大兔子;也会把羽毛球拟人化,让羽毛球对打。他们的身上所呈现的更多是宝贵的童趣与童真。写到这我想起了第一次班会上,小朋友们对着摄像头眨巴眨巴眼睛的样子,那简直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画面。
结束了自己的课程之后,我去听了第三节课,也是支教团的最后一节课。虽然来上课的孩子不多,但是大家都听得尤为认真,都积极地回答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当主讲老师说下课了,有一个小朋友恋恋不舍地问:“老师,下次我们什么时候上课啊?”那一瞬间,我感觉心都被孩子们的善意和童真填满了。这可能就是支教的意义吧。我们送给孩子们冬日限定的相遇和知识,而收获的却是无穷无尽的成就感和温暖。春晖社的口号是“我愿化春,送子清辉”,但同时孩子们也照亮了我们。感谢这一次的相遇,也真诚地希望孩子们都学有所成,前程似锦。
 
时间:2022-01-25 作者:吴雅双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参观红色基地--彭雪枫纪念馆
  • 彭雪枫将军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投身革命20年,他不但率部在中原地区多次打退日军的“围剿”,还组建了新四军骑兵
  • 大学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