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深情,都是为你
1
柴静在《看见》里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
那时正值非典,她戴着大大的口罩出入北京七二一医院。人心惶惶,医院里住院部的门一推开,长长的过道总是背阴,像年久失修的烂尾楼。凉意透到骨头缝里,人像是浑身都浸在水里。天窗全开着,没有消毒灯,也闻不到过氧乙酸的味道。
过道里的老人边比划着“老伴也得了,昨天走了”边剧烈地咳嗽起来,整个上半身耸动着,痰卡在喉咙深处呼噜作响。
她在那一段日子里看过许多绝望的人,和绝望的人的脸,以及他们脸上同样的空白。
待非典平息后。她收到一封来信,很短:“还记得七二一医院吗?”
她马马虎虎看着。
“从那以后,我一直在大街上寻找你的眼睛。”
她一下子坐直了,好像是阅读远方亲人的来信。
“有一次我一直认为一个女孩是你,非常冒昧地拉住她问:‘是你吗?’对方很惊慌。直到在电视上看见你,我才知道你是谁,原来你是一个有名的记者。”
来信的最后说:“你会觉得好笑吗?我曾以为你会是我的另外一半。”
2
叶广岑在《秦岭无闲草》中讲述了一个名叫曾周的青年。
叶先生有一年落脚三官庙,晚上在住处聊天,朋友告诉他,他住的这间屋子,当年曾经住过一个北大生物系的青年,叫曾周。八十年代初,曾周随同学们来佛坪实习,考察大熊猫,夜间失足跌落山崖,从此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第二天清早,他让朋友领他到三官庙,曾周的墓地。一块石头便是墓碑,碑文很简短,没什么可介绍的,曾周的一生都在这里。墓边有一株杜鹃,尽管细弱,却是真正的太白杜鹃。这棵杜鹃是曾周的同学们从高山上挖来,特意种在他的墓前的。
同学们离开了佛坪,不忍心留下曾周一人,便让杜鹃陪伴他度过山中漫长的岁月。自此,他便和他的杜鹃长留山中。
从此往后,叶老先生每每再来三官庙,都要到曾周的墓前坐坐,献上一捧随手采摘的野花。
也巧,有一回叶先生在三官庙碰到了从广东汕头专程来看望曾周的父亲,他陪着老人在墓碑前,在杜鹃树下坐了许久。
曾周的父亲掏出了曾周的照片,一个可爱的南方大男孩,一双明亮的眼。坦诚清澈的目光望着外面的世界。外面是秦岭不变的青山绿水。曾周的父亲对着大山大声喊:
周周,爸爸来看你了!爸爸老了,以后爸爸就来不了啦——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时间:2022-01-14 作者:爱开大学生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