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
“急聘大学生寒假兼职,免押金,80元/天”,随着寒假的来临,各种“免经验、包吃包住、轻轻松松赚钱”的兼职广告在各大高校漫天飞。兼职虽好,陷阱不少。近日,广东药学院的二十多名学生,在去兼职的路上险些被“卖猪仔”。
临近寒假,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学生小华(化名)和同学计划找份兼职。“从网上找到信息,我们没有怀疑真伪,一大群人报了名。”兼职信息注明,工作地点位于中山黄圃,由对方免费提供包车接送。1月17日,小华和二十多名同学带着简单的生活用品,一起启程。
上了大巴,小华发现事有蹊跷。车开往的方向并不是广告中所说的地址,而是向珠海开去。有学生提出停车,但对方不同意。约40分钟后,车开到珠海一个工业区,学生下车后纷纷提出要离开。“对方就跟我们说一大堆理由,想让我们留在那边,比如说这边的厂怎么好,中山那边的厂怎么不好。他们还说,如果我们坚持要走的话,来的车费要我们给。”小华介绍。
经过一番思量,小华叫了一辆包车,决定回中山。“我是班长,以前组织过大家坐包车,所以有包车的电话。我们坚持要走,对方没有为难我们。”
本想找兼职,没想到从珠海“落荒而逃”,小华和同学都觉得很郁闷。
原因:
以招聘短期工为主的寒假兼职市场上,许多招聘兼职的机构都不愿意与应聘者签订劳动合同。而学生涉世未深,多与雇主进行“口头协议”后便匆匆上岗。一旦发生纠纷,由于无凭无证,学生只能自认倒霉。
兼职招聘“陷阱”多,如何防范:
在大多数高校的新生学前教育中,学校、辅导员都会不断提醒学生,提防虚假招聘,但很多涉世不深的大一新生,依然会掉入“陷阱”。家境贫困生活压力大、经历单纯容易轻信、对招聘陷阱了解不够,这些都是大学生遭遇兼职骗局的主要原因。
1.若是通过中介公司求职,尽量不要一个人去,多邀请几个人做伴,万一出现问题也气壮。校方、教师、同学介绍的兼职信息源相对可靠,网络、小广告和大街上偶遇的信息源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若是上网,就要上所在学校、所在城市影响比较大的网站,直接和寻找兼职的人联系。
2.若是女生,首先要考虑安全问题。建议女大学生不要找离学校太远的地方,同时考虑兼职的环境。比如做家教,如果学生住的地方很偏僻,或者附近经常有无业游民出现,建议不做。
3.高校通过举办讲座、宣传展板、印发小册子等,让大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警惕心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