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对高素质人才有了更高的需求。但是,当前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就业依然面临难题。通常情况下,我们都知道,大学生所学知识,有时候是为了应付考试,一旦考试过后,基础知识就忘记了。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将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指引新的方向。
高校不断扩张,大学生数量剧增
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许多高校都在不断扩张。特别是2013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将高达699万,为历史之最。未来几年,高校将继续扩张。随后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依然不容乐观,或许会有新的突破。
高校专业设置错位,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许多大学是专业设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些学校根本不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一些大学仍然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但是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实践经验丰富,能够较强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人才。这种教学与用人单位需求严重背离。
另一方面,学生的就业渠道较窄,目前的无非就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招聘、网站求职和公务员考试等渠道。但是一些工作,像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对学生的要求条件较高,通常只适用于特定人群。而一些招聘会和网站求职找到的工作往往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需求。
大学生期望过高,缺乏求职技巧
每个人在毕业的时候都渴望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很多大学生都希望在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方面能有所满足。大学生期望值普遍存在过高的现象,很多学生由于工资低难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放弃原有的工作。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在学校里由于参加活动少,很少与人沟通交流,也没有锻炼自己,面试时候过分紧张,这样也会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失去信心,不利于自我实力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