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是不少高校大学生选择打工的好时期。通过中介介绍工作,是大学生打工的主要渠道。一些“黑中介”也趁机敛财,坑害大学生。
A黑中介借暑期敛财
7月下旬,就读于合肥某高校大一的小李,在网上看到一份包吃住月薪3000元并且可以计件提成的工作,小李动心了,打电话去询问,对方让他第二天去面试。次日,小李费尽周折,终于在城隍庙附近的一个小巷里找到这家中介。公司负责人说,他们是给一些厂家代理招暑假工的,你只要交150元的中介费就行,只管放心,绝对有工作,待遇只高不低。小李交钱后等了两天,中介负责人打电话来说,现在江苏昆山有家电子厂招暑假工,包吃住,工资一个月2600元,有计件提成。小李想虽然工资少了400元,但也可以接受,就答应去了,到了中介公司后,负责人说要交300元体检费,体检合格才让进厂工作。小李一听还让交钱,觉得不对劲,有种被坑了的感觉,就推辞不去了。
另一位和李同学经历相似的高校学生告诉记者,他和几名同学通过中介介绍到外地工厂后,本来说包住的,结果说人多宿舍住满了,得上外面住,还要交住宿费。还有同学说本来中介介绍时,工作一天8个小时,结果到工厂里了,才知道一天得上班10个小时,而且经常加班。有的同学受不了辞职,厂家竟然以违反合同为由,拒不支付工资。
B监管难维权更难
据了解,在省城合肥,人社部门设有多处正规中介机构,但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特别在暑期,不少大学生只是打工两个月,工作相当难找。黑中介就借此机会,坑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这些黑中介以居民住宅为经营场所,隐藏在城市的小街小巷中,利用网络和临时的广告牌来招揽生意。当执法部门检查时,就关门躲避,“风头”一过,继续营业。
记者就李同学的遭遇向辖区的劳动监察大队作了反映,执法人员上门检查时,黑中介的人员都躲避起来。执法人员对此颇为无奈,他们表示,劳动执法部门没有强制权,也不能随便扣押东西。虽然开出行政处罚罚单,但黑中介不予理睬,执行起来很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很难辨别,受骗后往往忍气吞声,认为就当花钱买个教训,黑中介就是利用了这点,更加变本加厉地进行不正当行为,黑中介屡禁不止,难以根治,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受害者的逆来顺受。
C不贪便宜少上当
对于黑中介,其实辨别并不难。庐阳区劳动监察大队的执法人员支招说,辨别是否“黑中介”,首先看执照是否齐全,是否挂在经营场所的墙上,正规的职业介绍单位应有《营业执照》、《职业介绍许可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以及《注册税务登记证》;其次要看收费是否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所规定的收费标准进行明码标价;最后看工作人员是否佩戴正规的资格证。另外中介公司所在地点不在正常的办公区域,以及招聘广告夸大,人们都要注意,避免上当。但如果你已经受骗,那么若对方有营业执照,可向工商部门举报。若对方是非法经营,就向公安机关报警。
一些遭遇过黑中介坑骗的大学生聚在一起总结经验,他们认为,黑中介的求职招聘往往以高薪为诱饵,吸引他们的注意。而他们正是缺乏警惕,贪便宜所以上了当。现在他们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的“真理”适用于任何时候。